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和专业特色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在原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分析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的,培养目标是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食品质量与安全分析检测技术、熟悉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标准体系,“精食品、强检验、善管理”三位一体的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1989年开始招收两年制专科生,为国家培养食品分析专门人才。2003年成立食品质量与安全系,2004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按照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围绕粮油食品的分析检验、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推进学科与专业平台课程的改革,开设了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等核心课程,培养具备粮油食品储存及加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和风险监测控制工作能力的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使用现代工具,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及相关领域从事分析检测、质量管理、品质控制、检验检疫、技术开发、安全评价、风险评估、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毕业5年后达到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复杂科学问题及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成为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行业精英。
三、专业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并通过文献研究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新方法、新技术、新体系,并能够在设计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基本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设备和信息化手段,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理解和评价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水平,能够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7年,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河南工业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70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157学分,选修课13学分(其中包括公选课5学分)。
六、主干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分析与检测学、管理学
七、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学、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
八、各类课程设置结构比例表(见表2)
九、教学进程计划表(见表3)
(一)通识课程
每个专业需要在进程计划表中列出本专业要求的通识平台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学分要求。
(二)专业课程
注意:课程的学时数(包括总学时、课内、课外、实验、上机学时)都必须是0.5学分对应学时的倍数,学时学分换算要按照《指导意见》执行,学时上下浮动1学分,比如:理论课2.5学分为45学时,因排课要求必须是偶数,所以可以定为46学时或44学时。
十、其他
专业培养标准(见表1)
专业培养标准包括各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表1.1);
实现专业培养标准所要采取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表1.2);
考核与评价方法(表1.3)。
本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如表4所示。
表1.1 专业标准
方面 |
内容 |
目标要求 |
课程 |
知识 |
1.自然科学知识 2.人文科学知识 3.专业知识 |
1.具有从事与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 2.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3.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
1.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无机化学B、有机化学C、分析化学B、无机化学实验B、有机化学实验C、分析化学实验C;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创新教育、就业指导; 3.食品安全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B、食品工艺学、仪器分析、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添加剂、食品感官评价。 |
能力 |
1.终身学习能力 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逻辑思维能力 4.表达、交流能力 |
1.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手段分析解决食品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分析检验等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对食品检验、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所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进行开发和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初步能力。 2.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的行业标准、管理政策、法律法规。 |
1.食品质量检验技术、仪器分析、生物化学C综合实验、微生物学C综合实验、食品安全综合实验、食品质量检验技术综合实验、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B综合实验、金工实习B、毕业实训等实践课程; 2. 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文献检索; 3.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 |
素养 |
1.身心健康 2.道德修养 3.国际视野 4.团队合作 |
1.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2.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3.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 |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形势与政策;3大学体育;4.音乐鉴赏;5. 美术鉴赏;6. 职业发展教育;7. 创新创业教育;8.就业指导,9.技术经济学。 |
表1.2 实现标准的教学方法或途径
方面 |
内容 |
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
知识 |
1.自然科学知识 2.人文科学知识 3.专业知识 |
1.构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1+1”培养方案,即2年工科基础教育、1年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1年个性化实践应用教育,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统一。 2.专业实验室全部对本科生开放,增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定范围内自选课题、自定方案、自备材料、自主完成实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
能力 |
1.终身学习能力 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逻辑思维能力 4.表达、交流能力 |
1.在人才能力培养过程中,强化项目驱动模式,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环节增加工程类课题,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接轨,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拓宽了校内实训新思路;构建“五位一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实现校企之间科技合作、技术服务、学生实习、教师培训、企业参教等有机结合,开创了校外实践教学新路子,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素养 |
1.身心健康 2.道德修养 3.社会责任 4.生态意识 5.国际视野 6.团队合作 |
1.通过体育、军事训练和政治等课程,运动会等集体活动,锻炼学生的身心。 2.通过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发展教育等理论课程、毕业实习与第二课堂等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3.通过政治理论课、志愿者活动、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4.通过专业英语课程、外教授课,外来专家专题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5.通过学院集体活动、各种形式科技创新活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团队意识,锻炼其团队合作的素养。 |
表1.3 成绩评价方法
方面 |
内容 |
评价方法 |
知识 |
1.自然科学知识 2.人文科学知识 3. 专业知识 4. 工程知识 |
自然科学知识以课程考核成绩(考试、书面报告、设计、作业)为主,采用平时考核(课堂表现、作业、报告等)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形式。 人文科学知识通过期末测评进行评价。 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考试、课程作业和平时成绩进行评价。 工程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成绩进行评价。 |
能力 |
1.终身学习能力 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逻辑思维能力 4.表达、交流能力 |
终身学习能力在专业实践环节引入创新型内容、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进行评价。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学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B、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成绩和表现作为评价依据。 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课程考试、课堂回答问题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课堂回答问题、生产实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团队活动进行评价。 |
素养 |
1.身心健康 2.道德修养 3.社会责任 4.生态意识 5.国际视野 6.团队合作 |
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由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辅导员、导师班主任和班级同学进行评价。 社会责任感由任课教师、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进行评价。 生态意识由学工部根据学生参加调研、志愿者等各类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素养由任课教师、导师班主任、学工部、班级同学、实践环节的成绩及实习单位进行评价。 |
表2: 各类课程结构比例表 |
|
平台 |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
通识平台 |
公共必修课 |
必修 |
85.5 |
50.29% |
|
公共选修课 |
选修 |
5 |
2.9% |
|
专业平台 |
专业必修课 |
必修 |
37.5 |
22.05% |
|
专业选修课 |
选修 |
8 |
4.71% |
|
集中实践课 |
必修 |
34 |
20% |
|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① |
|
≥32.0% |
|
总 计 |
170 |
100% |
|
注:①指所有的实践学分,包括课内的实验、上机、社会实践、实训以及专业集中实践课程 |
|
|
|
表3 教学进程计划表 |
课程 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 方式 |
修读 学期 |
最低学分要求 |
备注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实验 |
上机 |
社会 实践 |
实训 |
通识平台 |
公共必修课 |
思政类 |
FS11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54 |
36 |
|
|
18 |
|
考试 |
1 |
85.5 |
|
FS21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54 |
36 |
|
|
18 |
|
考试 |
2 |
|
FS310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6 |
24 |
|
|
12 |
|
考试 |
3 |
|
FS410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 |
3 |
54 |
36 |
|
|
18 |
|
考试 |
4 |
|
FS510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
3 |
54 |
36 |
|
|
18 |
|
考试 |
5 |
|
FS1102 |
形势与政策(一) |
0.3 |
16 |
6 |
|
|
10 |
|
考试 |
1 |
|
FS2102 |
形势与政策(二) |
0.3 |
16 |
6 |
|
|
10 |
|
考试 |
2 |
|
FS3102 |
形势与政策(三) |
0.3 |
16 |
6 |
|
|
10 |
|
考试 |
3 |
|
FS4102 |
形势与政策(四) |
0.3 |
16 |
6 |
|
|
10 |
|
考试 |
4 |
|
FS5102 |
形势与政策(五) |
0.3 |
16 |
6 |
|
|
10 |
|
考试 |
5 |
|
FS6101 |
形势与政策(六) |
0.5 |
16 |
6 |
|
|
10 |
|
考试 |
6 |
|
数理类 |
FS1103 |
高等数学B(一) |
5 |
90 |
90 |
|
|
|
|
考试 |
1 |
|
FS2103 |
高等数学B(二) |
5 |
90 |
90 |
|
|
|
|
考试 |
2 |
|
FS1114 |
线性代数 |
2.5 |
44 |
44 |
|
|
|
|
考试 |
1 |
|
FS310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3 |
54 |
54 |
|
|
|
|
考试 |
3 |
|
FS2105 |
大学物理B(一) |
3 |
54 |
54 |
|
|
|
|
考试 |
2 |
|
FS3104 |
大学物理B(二) |
3 |
54 |
54 |
|
|
|
|
考试 |
3 |
|
FS2105 |
物理实验 |
2 |
56 |
|
56 |
|
|
|
考查 |
2 |
|
英语类 |
通用英语类 |
FS1113 |
大学英语B(一) |
3 |
54 |
54 |
|
|
|
|
考试 |
1 |
1.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学生最低修读11学分。 2.B级为除EIE教改班,要求学生修读大学英语B(一)、(二)、(三)。 拓展英语类修读学分≥2。 |
FS2113 |
大学英语B(二) |
3 |
54 |
54 |
|
|
|
|
考试 |
2 |
FS3113 |
大学英语B(三) |
3 |
54 |
54 |
|
|
|
|
考试 |
3 |
拓展英语类 |
FS4201 |
雅思英语 |
2 |
36 |
36 |
|
|
|
|
考试 |
4 |
FS4202 |
英语演讲艺术 |
2 |
36 |
36 |
|
|
|
|
考试 |
4 |
FS4203 |
英语报刊选读 |
2 |
36 |
36 |
|
|
|
|
考试 |
4 |
FS4204 |
跨文化交际 |
2 |
36 |
36 |
|
|
|
|
考试 |
4 |
FS4205 |
学术英语 |
2 |
36 |
36 |
|
|
|
|
考试 |
4 |
计算机类 |
FS1104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 |
18 |
18 |
|
|
|
|
考试 |
1 |
|
FS2107 |
C程序设计 |
2.5 |
46 |
26 |
|
20 |
|
|
考试 |
2 |
|
机械类 |
FS1106 |
工程制图C |
2 |
36 |
36 |
|
|
|
|
考试 |
1 |
|
FS4104 |
机械设计基础 |
3 |
54 |
48 |
6 |
|
|
|
考试 |
4 |
|
化工类 |
FS1107 |
无机化学B |
3 |
54 |
54 |
|
|
|
|
考试 |
1 |
|
FS1108 |
无机化学实验B |
1.5 |
42 |
|
42 |
|
|
|
考查 |
1 |
|
FS2108 |
分析化学B |
2.5 |
44 |
44 |
|
|
|
|
考试 |
2 |
|
FS2109 |
分析化学实验B |
1.5 |
42 |
|
42 |
|
|
|
考查 |
2 |
|
|
FS3107 |
有机化学C |
4 |
72 |
72 |
|
|
|
|
考试 |
3 |
|
|
FS3108 |
有机化学实验C |
2 |
56 |
|
56 |
|
|
|
考查 |
3 |
|
体育类 |
FS1105 |
大学体育(一) |
1 |
30 |
30 |
|
|
|
|
考查 |
1 |
|
FS2110 |
大学体育(二) |
1 |
38 |
38 |
|
|
|
|
考查 |
2 |
|
FS3109 |
大学体育(三) |
1 |
38 |
38 |
|
|
|
|
考查 |
3 |
|
FS4105 |
大学体育(四) |
1 |
38 |
38 |
|
|
|
|
考查 |
4 |
|
人文艺术类 |
FS1112 |
中华传统文化 |
1 |
18 |
18 |
|
|
|
|
考查 |
1 |
|
FS2111 |
音乐鉴赏 |
1 |
18 |
18 |
|
|
|
|
考查 |
2 |
|
FS3111 |
美术鉴赏 |
1 |
18 |
18 |
|
|
|
|
考查 |
3 |
|
军事类 |
FS1109 |
军事理论 |
1 |
36 |
18 |
|
|
|
18 |
考查 |
1 |
|
FS1110 |
军事训练 |
1 |
42/1.5W |
|
|
|
|
42/1.5W |
考查 |
1 |
|
创新创业类 |
FS1111 |
职业发展教育 |
0.5 |
10 |
10 |
|
|
|
|
考查 |
1 |
|
FS3112 |
创新教育 |
1 |
18 |
18 |
|
|
|
|
考查 |
3 |
|
FS5103 |
创业教育 |
1 |
18 |
18 |
|
|
|
|
考查 |
5 |
|
FS7101 |
就业教育 |
0.5 |
8 |
8 |
|
|
|
|
考查 |
7 |
|
公共选修课 |
要求在社会科学类、人文类、素养类、技能类、创新创业类和自然科学类中非本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至少选修5个学分 |
5 |
|
专业平台 |
专业必修课 |
FS4301 |
物理化学D |
3 |
54 |
54 |
|
|
|
|
考试 |
4 |
37.5 |
|
FS5301 |
食品化学 |
2.5 |
46 |
28 |
18 |
|
|
|
考试 |
5 |
|
FS5302 |
生物化学D |
2.5 |
46 |
28 |
18 |
|
|
|
考试 |
5 |
|
FS4302 |
食品微生物学D |
3.5 |
64 |
28 |
36 |
|
|
|
考试 |
4 |
|
FS5303 |
食品工程原理A |
4 |
72 |
54 |
18 |
|
|
|
考试 |
5 |
|
FS4303 |
仪器分析B |
2.5 |
44 |
30 |
14 |
|
|
|
考试 |
4 |
|
FS5304 |
食品营养学B |
1.5 |
28 |
28 |
|
|
|
|
考试 |
5 |
|
FS6301 |
食品安全学 |
2.5 |
46 |
28 |
18 |
|
|
|
考试 |
6 |
|
FS6302 |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 |
2.5 |
44 |
44 |
|
|
|
|
考试 |
6 |
|
FS5308 |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 |
3.5 |
64 |
28 |
36 |
|
|
|
考试 |
5 |
|
FS6304 |
食品工艺学B |
2.0 |
36 |
36 |
|
|
|
|
考试 |
6 |
|
FS5305 |
食品毒理学 |
1.5 |
28 |
28 |
|
|
|
|
考试 |
5 |
|
FS5306 |
食品免疫学 |
1.0 |
18 |
18 |
|
|
|
|
考试 |
5 |
|
FS6305 |
食品工厂设计B |
1.0 |
18 |
18 |
|
|
|
|
考试 |
6 |
|
FS6306 |
食品工艺综合实验B |
1.0 |
28 |
|
28 |
|
|
|
考查 |
6 |
|
FS5307 |
食品工程CAD制图B |
1.0 |
18 |
10 |
|
8 |
|
|
考查 |
5 |
|
FS7307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1.0 |
18 |
18 |
|
|
|
|
考试 |
7 |
|
FS6307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英语 |
1.0 |
18 |
18 |
|
|
|
|
考试 |
6 |
|
专业选修课 |
FS5401 |
食品感官评价 |
1.0 |
18 |
10 |
8 |
|
|
|
考查 |
5 |
8 |
|
FS6401 |
食品机械与设备B |
1.5 |
28 |
28 |
|
|
|
|
考查 |
6 |
|
FS5402 |
食品风味化学 |
1.0 |
18 |
18 |
|
|
|
|
考查 |
5 |
|
FS7401 |
食品生物技术 |
1.5 |
28 |
28 |
|
|
|
|
考查 |
7 |
|
FS7402 |
文献检索 |
1.0 |
18 |
18 |
|
|
|
|
考查 |
7 |
|
FS7403 |
中国饮食文化 |
1.0 |
18 |
18 |
|
|
|
|
考查 |
7 |
|
FS7404 |
食品添加剂 |
1.0 |
18 |
18 |
|
|
|
|
考查 |
7 |
|
FS7405 |
功能性食品B |
1.0 |
18 |
18 |
|
|
|
|
考查 |
7 |
|
FS7406 |
粮油储藏学B |
1.0 |
18 |
18 |
|
|
|
|
考查 |
7 |
|
FS7407 |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B |
1.0 |
18 |
18 |
|
|
|
|
考查 |
7 |
|
FS7408 |
粮食加工工艺与设备 |
1.0 |
18 |
18 |
|
|
|
|
考查 |
7 |
|
FS7409 |
技术经济学 |
1.0 |
18 |
18 |
|
|
|
|
考查 |
7 |
|
集中实践课 |
FS2501 |
金工实习B |
2.0 |
56/2w |
|
|
|
|
56/2w |
考查 |
2 |
34 |
|
FS4502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 |
2.0 |
56/2W |
|
|
|
|
56/2W |
考查 |
4 |
|
FS5501 |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B |
1.0 |
28/1W |
|
|
|
|
28/1W |
考查 |
5 |
|
FS6501 |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
2.0 |
56/2W |
|
|
|
|
56/2W |
考查 |
6 |
|
FS6502 |
生产实习 |
3.0 |
84/3W |
|
|
|
|
84/3W |
考查 |
6 |
|
FS7501 |
毕业实训 |
3.0 |
84/3W |
|
|
|
|
84/3W |
考查 |
7 |
|
FS7502 |
专业综合设计A |
6.0 |
168/6W |
|
|
|
|
168/6W |
考查 |
7 |
|
FS8501 |
毕业设计(论文) |
15.0 |
420/15W |
|
|
|
|
420/15W |
考查 |
8 |
|
最低学分要求(共计) |
170 |
|
表4 课程体系整体结构图
附件2: 指导性修读意见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学分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学分 |
FS11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必修 |
54/3 |
FS21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必修 |
54/3 |
FS1102 |
形势与政策(一) |
必修 |
16/0.3 |
FS2102 |
形势与政策(二) |
必修 |
16/0.3 |
FS1103 |
高等数学B(一) |
必修 |
90/5 |
FS2103 |
高等数学B(二) |
必修 |
90/5 |
FS1114 |
线性代数 |
必修 |
46/2.5 |
FS2105 |
大学物理B(一) |
必修 |
54/3 |
FS1104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必修 |
18/1 |
FS2113 |
大学英语B(二) |
必修 |
54/3 |
FS1105 |
大学体育(一) |
必修 |
30/1 |
FS2107 |
C程序设计 |
必修 |
46/2.5 |
FS1113 |
大学英语B(一) |
必修 |
54/3 |
FS2108 |
分析化学B |
必修 |
44/2.5 |
FS1106 |
工程制图C |
必修 |
36/2 |
FS2109 |
分析化学实验B |
必修 |
42/1.5 |
FS1107 |
无机化学B |
必修 |
54/3 |
FS2110 |
大学体育(二) |
必修 |
38/1 |
FS1108 |
无机化学实验B |
必修 |
42/1.5 |
FS2111 |
音乐鉴赏 |
必修 |
18/1 |
FS1109 |
军事理论 |
必修 |
36/1 |
FS2501 |
金工实习B |
必修 |
56/2 |
FS1110 |
军事训练 |
必修 |
112/1 |
FS2105 |
物理实验 |
必修 |
56/2 |
FS1111 |
职业发展教育 |
必修 |
10/0.5 |
|
|
|
|
FS1112 |
中华传统文化 |
必修 |
18/1 |
|
|
|
|
合计 |
670/26.3 |
合计 |
613/30.8 |
注: |
注: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学分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学分 |
FS310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必修 |
36/2 |
FS410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 |
必修 |
54/3 |
FS3102 |
形势与政策(三) |
必修 |
16/0.3 |
FS4102 |
形势与政策(四) |
必修 |
16/0.3 |
FS310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必修 |
54/3 |
FS4205 |
学术英语 |
必修 |
36/2 |
FS3104 |
大学物理B(二) |
必修 |
54/3 |
FS4104 |
机械设计基础 |
必修 |
54/3 |
FS3113 |
大学英语B(三) |
必修 |
54/3 |
FS4105 |
大学体育(四) |
必修 |
38/1 |
FS3107 |
有机化学C |
必修 |
72/4 |
FS4301 |
物理化学D |
必修 |
54/3 |
FS3108 |
有机化学实验C |
必修 |
56/2 |
FS4302 |
食品微生物学 |
必修 |
64/3.5 |
FS3109 |
大学体育(三) |
必修 |
38/1 |
FS4303 |
仪器分析 B |
必修 |
44/2.5 |
FS3111 |
美术鉴赏 |
必修 |
18/1 |
FS4502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 |
必修 |
56/2 |
FS3112 |
创新教育 |
必修 |
18/1 |
FS4201 |
雅思英语 |
必修 |
36/2 |
|
|
|
|
FS4202 |
英语演讲艺术 |
必修 |
36/2 |
|
|
|
|
FS4203 |
英语报刊选读 |
必修 |
36/2 |
|
|
|
|
FS4204 |
跨文化交际 |
必修 |
36/2 |
合计 |
466/23.3 |
合计 |
594/30.3 |
注: |
注: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学分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学分 |
FS510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
必修 |
54/3 |
FS6101 |
形势与政策(六) |
必修 |
16/0.5 |
FS5102 |
形势与政策(五) |
必修 |
16/0.3 |
FS6301 |
食品安全学 |
必修 |
46/2.5 |
FS5103 |
创业教育 |
必修 |
18/1 |
FS6302 |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 |
必修 |
44/2.5 |
FS5301 |
食品化学 |
必修 |
46/2.5 |
FS6307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英语 |
必修 |
18/1 |
FS5303 |
食品工程原理A |
必修 |
72/4 |
FS6305 |
食品工厂设计B |
必修 |
18/1.0 |
FS5302 |
生物化学D |
必修 |
46/2.5 |
FS6501 |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
必修 |
56/2 |
FS5304 |
食品营养学B |
必修 |
28/1.5 |
FS6304 |
食品工艺学 B |
必修 |
36/2 |
FS5501 |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B |
必修 |
28/1 |
FS6306 |
食品工艺综合实验B |
必修 |
28/1 |
FS5305 |
食品毒理学 |
必修 |
28/1.5 |
FS6502 |
生产实习 |
必修 |
84/3 |
FS5306 |
食品免疫学 |
必修 |
18/1 |
FS6401 |
食品机械与设备B |
选修 |
28/1.5 |
FS5307 |
食品工程CAD制图B |
必修 |
18/1 |
|
|
|
|
FS5308 |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 |
必修 |
64/3.5 |
|
|
|
|
FS5401 |
食品感官评价 |
选修 |
18/1 |
|
|
|
|
FS5402 |
食品风味化学 |
选修 |
18/1 |
|
|
|
|
合计 |
478/21.8 |
合计 |
334/17 |
注: |
注: |
第七学期 |
第八学期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学分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学分 |
FS7101 |
就业教育 |
必修 |
8/0.5 |
FS8501 |
毕业设计(论文) |
必修 |
420/15 |
FS7501 |
毕业实训 |
必修 |
84/3 |
|
|
|
|
FS7401 |
食品生物技术 |
选修 |
28/1.5 |
|
|
|
|
FS7403 |
中国饮食文化 |
选修 |
18/1 |
|
|
|
|
FS7404 |
食品添加剂 |
选修 |
18/1 |
|
|
|
|
FS7405 |
功能性食品B |
选修 |
18/1 |
|
|
|
|
FS7409 |
技术经济学 |
选修 |
18/1 |
|
|
|
|
FS7402 |
文献检索 |
选修 |
18/1 |
|
|
|
|
FS7406 |
粮油储藏学B |
选修 |
18/1 |
|
|
|
|
FS7407 |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B |
选修 |
18/1 |
|
|
|
|
FS7408 |
粮食加工工艺与设备 |
选修 |
18/1 |
|
|
|
|
FS7502 |
专业综合设计A |
必修 |
168/6 |
|
|
|
|
FS7307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必修 |
18/1 |
|
|
|
|
合计 |
436/20.5 |
合计 |
420/15 |
注: |
注: |
总学分: 170 |
注:1.如果学时中含有实验学时或上机学时或课外学时,则学时格式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或上机学时或课外学时)。集中实践的学时数为28学时/1周,计1学分。
2.课程性质指必须课或选修课
3.设置小学期的学院可以调整上述表格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