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二旗,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8月出生。全国粮油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贮藏岗位科学家、澳门云顶国际网址院长助理,兼任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小麦深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2020年起担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科技创新联盟生态原产地产业工作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粮油标准制修订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4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7项),获得科技成果鉴定/评价7项(国际领先水平5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1项、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企业横向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联系电话:186-2371-7883/138-3801-3269;Email:guanerqi@163.com
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小麦品质评价与加工品质调控;传统谷物食品制品及功能食品研发。
系、团队:粮食工程系,小麦加工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
学术兼职
中国粮油学会面条制品分会理事,中国粮油学报、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麦类作物学报、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World Grain、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等期刊申报人。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1.09-2005.07,河南工业大学,澳门云顶国际网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谷物科学与工程方向),学士
2001.09-2005.07,河南工业大学,澳门云顶国际网址,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硕士
2008.09-2011.0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农学博士
2011.07-2015.04,河南工业大学,澳门云顶国际网址,讲师
2015.07-至今,河南工业大学,澳门云顶国际网址,副教授
2017.04-至今,河南工业大学,澳门云顶国际网址,院长助理
研究领域与方向
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小麦品质评价与加工品质调控;传统谷物食品制品及功能食品研发。
教授课程
物料输送、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粮食加工综合实验等。
成果与奖励
(一)主持/参与完成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稻麦适度加工及产品增值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课题任务-小麦加工精准调控技术研究及营养平衡型产品开发与示范,2021.12-2026.11,主持;
(2)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宗面制品适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课题任务-全麦馒头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8.01-2020.12,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赤霉病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辐照降解机理及安全性评价,2015.01-2017.12,主持;
(4)农业农村部,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传统粮食加工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传统风味馒头专用原料品质特性与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体系,2013.01-2017.12,主持;
(5)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省部级人才项目),机械力化学效应诱导小麦粉面团流变学性变化的分子基础,2020-2022,主持;
(6)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基于系统粉品质特性分析的传统面制主食专用小麦粉加工技术研发,2019-2020,主持;
(7)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过热蒸汽处理小麦对蛋糕品质的改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2020.08-2022.07,主持;
(8)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赤霉病麦粒中DON毒素的辐照降解技术研究,2013.01-2015.12,参与;
(9)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后加工-加工技术,2011.01-2020.12,参与/技术骨干/加工研究室主任秘书;
(二)部分代表性论文及专著
(1)Yuling Yang, Erqi Guan*, Mengmeng Li, et al. Effect of transglutaminase on the quality and protein characteristics of aleurone-riched fine dried noodles.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154):112584
(2)Tingjing Zhang, Erqi Guan*, Yuling Yang, et al. Underlying mechanism governing the influence of peanut oil addition on wheat dough viscoelasticity and Chinese steamed bread quality.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156):113007
(3)Tingjing Zhang, Erqi Guan*, Yuling Yang, et al. Fatty acid profiles of vegetable oils from four different plant sources and their effects on dough rheology and Chinese steamed bread 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56):2407-2414
(4)Lili Zhang, Erqi Guan, Yuling Yang, et al. Impact of wheat globulin addition on dough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quality of cooked noodles. Food Chemistry, 2021(36):1-11
(5)Jinyue Pang, Erqi Guan*, Yuling Yang, et al. Effects of wheat flour particle size steamed bread quality properties and steamed bread quality. Food Science & Nutrition, 2021;00:1-10
(6)Erqi Guan, Jinyue Pang, Yuling Yang, et al. Effects of wheat flour particle size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quality of noodle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20, 85(12):4209-4214
(7)Erqi Guan, Yuling Yang, Jinyue Pang, et al. Ultrafine grinding of wheat flour: Effect of flour/starch granule profile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n falling number and pasting properties. Food Sci Nutr, 2020, 8:2581-2587
(8)Yuling Yang, Erqi Guan, Tingjing Zhang, et al. Influence of water addition methods on water mobility characterization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wheat flour dough.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19, 89:1-7
(9)Yuling Yang, Erqi Guan, Tingjing Zhang, et al. Comparison of rheological behavior, microstructure of wheat flour doughs, and cooking performance of noodle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ixer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20, 85(4):1-8
(10)Yuanxiao Liu, Erqi Guan, Mengmeng Li, et al. Improvement of cake quality by superheated steam treatment of wheat.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20, 95:1-6
(11)Mengmeng Li, Erqi Guan, Ke Bian, et al. Detoxification of deoxynivalenol by 60Co-γ ray irradiation and toxicity analyses of radiolysis products.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 2019,102(6):1749-1751
(12)郭武汉,关二旗 ,卞科. 超微粉碎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性质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2017,32(5):13-18
(13)高国祥,关二旗,李萌萌,等. 超微粉碎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 中国油脂,2018,43(3):30-34
(14)杨玉玲,关二旗,李萌萌,等. 不同和面方式对面团流变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5):18-25
(15)杨龙,关二旗,杨玉玲,等. 臭氧水协同超声波处理对小麦中DON降解效果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2017,35(7):15-21
(16)专著:《谷物化学》,中国科学出版社,2017年,编委
(17)专著:《小麦工业手册▪小麦加工》,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编委
(三)发明专利
(1)关二旗,卞科,郭亚龙,等. 防止小麦粉及面制品反色的原粮加工处理工艺. 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ZL2013 1 0077268.0,2014
(2)郭嘉,关二旗,郭帧祥. 中间提取处理麸质物料的全麦粉生产工艺. 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ZL2017 1 0218547.2,2021
(3)陈亮,关二旗,李瑞静,等. 一种小麦赤霉病液体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ZL2015 1 0165246.9,2018
(4)卞科,崔贵金,关二旗,等.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赤霉病变粒快速鉴别方法. 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ZL.2013 1 0062748.X,2015
(5)卞科,刘远晓,关二旗,等.一种利用过热蒸汽改善弱筋小麦食用品质的方法. 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ZL.2018 1 0885787.2,2021
(6)毛广卿,王争艳,关二旗,等. 一种散料流量测量装置. 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ZL2016 1 0630024.4,2019
(7)关二旗,卞科,赵仁勇,等.柔性动能砂网复合脱皮机. 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专利号:ZL2020 2 2376521.0,2020
(8)关二旗,卞科,郭武汉,等. 一种基于小麦面筋蛋白制备建筑涂料的新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中,专利号:CN201710508872.2,2017
(9)关二旗,李萌萌,卞科,等.一种高效消解赤霉病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中,专利号:CN202110960198.8,2017
(10)卞科,刘远晓,关二旗,等. 一种利用过热蒸汽控制面粉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中,专利号:CN201810885786.8,2018
(四)成果鉴定
(1)小麦粉适度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河南省中创科技评价研究院,科技成果评价,2021年,国际领先;
(2)传统酸面团(老面)馒头的冷藏中种发酵关键技术,河南省中创科技评价研究院,科技成果评价,2021年,国际领先;
(3)小麦制粉智能测控系统研发与应用,中国粮油学会,科技成果评价,2020年,国际领先;
(4)赤霉病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臭氧降解新技术,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科技成果鉴定,2016年,国际领先;
(5)鲜湿面专用粉制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2014年,国际领先;
(6)赤霉病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辐照降解新技术,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2014年,国际先进;
(7)真空润麦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2014年,国际先进。
(五)获奖情况
(1)全国粮油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粮油学会,2018;
(2)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先进个人,河南省科学技术学会,2017;
(3)《中国粮油学报》优秀论文奖:基于近红外光谱特征的赤霉病小麦籽粒SIMCA识别模型构建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17;
(4)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传统粮食加工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中国粮油学会,二等奖,2019;
(5)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粮食制品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2019。
实验室和科研团队简介
本人所在团队为小麦加工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本团队为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团队专职教师中,ICC院士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粮油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团队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小麦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郑州市小麦深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团队研究方向包括: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小麦品质评价与加工品质调控,谷物蛋白物理化学改性,谷物蛋白功能特性研究,谷物蛋白资源开发与利用,粮食资源转化与增值化利用,传统谷物食品制品及功能食品研发,低值粮食资源增值化开发以及粮食储藏加工过程中组分变化机制,小麦加工过程流变学性质变化的分子基础等。